中国最有骨气的城市,让日本人下跪80年,坚守尊严拒绝服务,谱写民族气节传奇

牡丹江 更新于:2025-10-12 06:53
  • 姑叫哥哥
    中国最有骨气的城市,让日本人下跪80余年,拒绝为日本人提供服务

    这座被称作“中国最有骨气的城市”,正是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下辖县级市——海林市。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算熟悉,但提到它境内的一个小镇,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心头一紧,那就是横道河子镇。这里的骨气,不是空喊的口号,是刻在每一寸土地里的伤痛记忆,更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立场。

    横道河子镇曾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的重要站点,后来被日本侵略者觊觎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日军迅速占领东北,横道河子因为交通枢纽的地位,成为日军掠夺资源、镇压抗联的重要据点。

    当时镇上有个叫王福生的铁匠,手艺精湛,日军得知后,强行要求他打造马掌和刺刀,用来对付抗联战士。王福生表面答应,夜里却故意把铁器烧脆,做出的马掌一踩就碎,刺刀用不了几次就卷刃。事情败露后,日军把他吊在镇口的老榆树上,逼他认错,他却瞪着眼睛骂道:“我是中国人,死也不帮你们造杀同胞的东西!”最后被残忍杀害,那年他才38岁,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。

    这样的故事,在海林市还有很多。据史料记载,抗战期间,海林地区有上千名群众加入抗日联军,或为抗联传递情报、运送物资。

    日军为了震慑反抗者,多次在镇上进行屠杀,烧毁房屋,抢走粮食,但这里的人从没低过头。正是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抗争,让海林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刻进了骨子里。

    抗战胜利后,海林市修建了抗日纪念馆,里面陈列着当年日军的罪证,还有抗联战士用过的步枪、老百姓藏粮食的陶罐,每一件物品都在诉说着那段屈辱又悲壮的历史。当地政府明确规定,纪念馆不对日本右翼分子开放,凡是试图否认侵略历史、美化战争的日本人,一律拒绝入内。

    随着旅游业发展,不少日本游客来到黑龙江旅游,有些会辗转到海林市。但当地很多商户,尤其是老一辈人开的店,会明确挂出“不接待否认历史的日本人”的牌子。

    有一次,几个日本游客在横道河子镇的餐馆吃饭,席间有人言语间淡化日军的侵略行为,老板当即上前制止,要求他们道歉,见对方态度强硬,直接把他们点的菜端走,坚决不做这单生意。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,没人觉得老板做得不对,反而都支持他的做法。

    有人可能会说,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应该放下仇恨。但海林人的“拒绝”,从来不是针对所有日本人,而是针对那些不承认历史、甚至歪曲历史的人。对于尊重历史、真诚忏悔的日本友人,海林人同样会热情接待。

    镇上有个日本老人,每年都会来纪念馆祭拜,还带来自己收集的日军侵略史料,补充给纪念馆,当地居民对他就很友善,经常他到家里做客。

    80多年过去,当年的战火早已熄灭,但海林人从未忘记历史。这种“骨气”不是狭隘的排外,而是对先烈的告慰,对历史的敬畏。一个民族只有铭记历史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;只有坚守底线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。海林市用行动告诉我们,骨气不是靠高调宣扬,而是靠代代相传的信念和立场。

  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